Human Bingo(人物宾果)

参与者自由交流,寻找符合卡片描述的人并签名,率先完成一行/列/对角线者喊“Bingo”获胜。

场景: in_person
参与人数: large
活动时长: standard
active
social
networking

视频示例

游戏介绍

Human Bingo 将传统宾果机制与社交互动结合。参与者每人一张卡,方格写有描述(如“有养宠物”“去过三个国家”)。大家通过交谈找到匹配的人,并在相应方格写下其姓名/签名。最先完成一条线(或规定数量)的人喊“Bingo”并获胜。

为什么适合作为破冰游戏

  • 通过短对话快速打破陌生感
  • 显现共同点与差异,帮助建立连接
  • 比自我介绍更灵动有趣,带来移动与能量
  • 可按场景定制题目,适配不同群体
  • 支持线下与远程(数字卡片)

适用场景

理想场景

  • 会议/活动开场破冰
  • 新员工入职与团队融冰
  • 社交/联谊/Networking 活动
  • 培训与工作坊
  • 课堂第一课
  • 远程团队活动

参与人数

最少: 6 | 理想: 8-20 | 最多: 50

游戏要求

所需时间

  • 每人: 自由交流(每次互动约 30-60 秒)
  • 总计: 10-20 min
  • 准备时间: 5-10 min

场地设置

线下:为每人准备一张卡和一支笔,确保有走动/交谈空间;远程:提前分发电子卡(PDF/在线表),视频说明规则,使用分组(breakout)轮换,并允许在卡上直接输入姓名/签名。

所需道具

  • 宾果卡(纸质或电子)
  • 笔/签名工具
  • (远程)可编辑的电子卡或共享表格

玩法步骤

1.

准备卡片

2-3 min

制作含描述方格的宾果卡(如“有猫”“去过 3 个国家”“会弹钢琴”)。确保大多数参与者可匹配到若干项。

  • 提示题目贴近群体,避免过冷/过难
2.

说明规则并发放

1-2 min

讲清目标(完成一条线或规定数量)、规则(同一人只能签一个格等)与奖品(若有),然后发放卡片与笔。

  • 提示强调“同一人仅签一格”,促进更广泛交流
3.

自由交流填卡

5-15 min

参与者走动(或分组轮换)交谈,寻找匹配描述的人,在对应方格写下其姓名/签名。

  • 提示鼓励对每个匹配做 1 句延伸交流,增强联系
4.

喊 Bingo 并核验

1-2 min

有人达成目标(线/对角/全卡)即喊“Bingo!”。主持人快速核对姓名与描述,宣布获胜者(可多名)。

  • 提示时间允许可加“全卡”挑战或多名获胜
5.

分享亮点

2-5 min

邀请数位参与者分享有趣发现或意外共同点,延伸连接。

  • 提示可用“最意外的发现”“出乎意料的相似点”引导

成效与收获

核心收益

  • 通过多次短互动快速建立关系
  • 营造轻松活跃的开场氛围
  • 呈现个人背景与兴趣,增进理解
  • 低成本高参与的破冰方案

主持人洞察

  • 观察谁更外向/谁较安静,便于后续关注
  • 记录哪些题目更有吸引力,以便优化卡片
  • 识别可能的共同兴趣,用于小组/配对
  • 发现值得后续放大的独特经历

策略与技巧

相关且难度适中的题目
既要促使走动交流,又不要稀有到让人卡住。
  • 会说两种语言
  • 去过三个国家
同一人仅签一格
限制每人只签一个方格,促成更广的连接网络。
  • 规则:同一人在你的卡上只能签一次
时间盒与胜利条件
设置明确时限或“先 Bingo”机制,时间压力能提升能量与节奏。
  • 第一个被核验通过的 Bingo 获胜

通用技巧

  • 根据受众定制题目(入职/跨团队/远程)
  • 避免过度私密或敏感话题
  • 准备少量“万能格”缓解卡顿
  • 远程需提供可编辑电子卡并说明玩法

主持要点

主持调控

  • 开始前示范一次互动
  • 若节奏停滞,提醒去结识新伙伴
  • 结束后快速过渡到分享,保持动能

包容与安全

  • 确保题目对不同文化/角色公平包容
  • 如有人不愿透露信息,可改为“经同意即可签名”
  • 鼓励尊重与不施压的交流

线上/远程适配

  • 使用分组讨论并短时轮换
  • 用可编辑电子卡输入姓名
  • 在聊天区记录获胜者并邀请快分享

复盘与反思

讨论问题

  • 今天学到了哪些此前不知道的事?
  • 哪个方格最难匹配?为什么?
  • 在哪些题目上发现了意外的相似?
  • 哪次互动最让你印象深刻?为什么?
  • 下次你想加哪些新的描述?

总结要点

  • 总结共性与新连接,鼓励会后延续交流

相关游戏